7月11日,由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联合主办、南京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承办的 “全国初级辅助技术(肢体方向)培训班” 在南京圆满落幕。本次培训为期 6天,吸引全市各区35名辅具工作人员参与,其中19人是今年省市民生实事项目中规范提升的残疾人辅助器具租赁服务点一线工作人员。
培训课程聚焦残疾人功能康复的核心概念及科学评定方法,系统涵盖轮椅应用技术、起居转移类辅具使用等关键内容,通过理论授课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员夯实专业基础。培训期间,学员们展现出高昂的学习热情,主动向授课专家请教交流,围绕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辅具适配难点问题展开深度探讨。在小组讨论环节,大家踊跃分享实践经验、互学互鉴,现场形成了浓厚的钻研氛围。课后,学员们不仅认真梳理巩固理论知识,更充分利用晚间休息时间加强辅具实操训练,力求将所学技能融会贯通。
培训收官阶段,全体学员统一参加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与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联合组织的理论及实操考核。考核合格者将获得初级辅助技术(肢体方向)能力资格证书,为后续开展专业服务提供权威资质保障。
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切实提升了基层辅具工作人员的专业服务能力,为培育高素质辅具服务人才队伍、推动辅助器具行业规范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助力特殊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对年底省市民生实事项目考核具有重要意义,参与培训的19名辅具租赁服务点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学习和实操训练,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将直接优化服务点的辅具适配精度与服务质量,为民生实事项目在服务效能、群众满意度等考核维度上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确保民生实事项目真正落地见效,惠及更多特殊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