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网站

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 > 残疾人宣传与文化

疫情防控常态化,市民如何防护?(内附伤残人士疫情防控指南)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市残联  发布时间:2021-09-07 10:05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普通市民如何进行消毒与个人防护?南京市疾控专家予以解答。

1、怎么选择口罩?

答:大家正常出门上街,去通风良好的公共场所,不与呼吸道病人近距离接触,只需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不必过度防护。

2、怎么正确戴口罩?

答:佩戴口罩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鼻、嘴、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戴口罩前应先洗手,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接触到口罩内面,以降低口罩被污染的可能。要分清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面,内面应贴着口鼻,深色面朝外;有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

3、出门次数不多,口罩能重复使用吗?

答:任何类型的口罩,防护的效果都是有时效的,不建议反复使用,必须定期更换,建议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若口罩被污染,应第一时间更换。

4、口罩怎么扔?

答:脱下口罩时避免触碰口罩外侧,用手抓着系带取下。不建议将摘下来的口罩直接塞进口袋里或丢弃,摘脱口罩之后,一定要记得手卫生消毒。

5、什么时候需要消毒双手?

答:下班后,买菜购物回家后,取快递后,接触电梯按钮、扶手、开关、公共交通等,戴口罩前与脱口罩后,接触钱币后,接触宠物后。

6、洗手液、手消毒剂怎么选?

答:选购时一定看产品名称和标签;宣称有抗抑菌功效的就是抗抑菌洗手液,宣称有消毒功效的就是手消毒剂,其余为普通洗手液。一般情况下,普通洗手液和抗抑菌洗手液已能满足普通市民的手部日常清洁需要,不建议频繁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部皮肤消毒。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尽量使用洗手液+流动水洗手。

7、去菜场要注意哪些防护?

答:全程正确佩戴口罩,避免手在接触公共物品或设施后直接接触面部或眼睛,避免接触野生动物,不屠宰或食用病、死禽或野生动物。回家后,要及时用流水和香皂等认真洗手。

1、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2、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应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

3、户外活动、购物或就医时,避免直接用手触摸公用物体表面,触摸后需及时进行手卫生。

4、前往医院检查时,应佩戴口罩,尽量缩短就诊时间,避免集中候诊,回家后及时洗手。

5、进行康复训练时,训练量不宜过大。训练结束后及时进行手卫生。

6、在室内公共场所活动时,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7、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8、尽量不去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

9、看护人应加强自身健康监测,确保看护期间身体状况良好,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10、看护人或伤残人士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 咽痛、腹泻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