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预防,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
8月21日上午,以“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为主题的江宁区第九次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在湖熟街道举行,通过政策宣讲、专家科普、互动竞答、示范基地揭牌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江宁区在残疾预防与社会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与系统成效。江宁区政府党组成员谢从军、江苏省残联康复处副处长钱兵、南京市残联康复处二级调研员吴波、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敏等出席活动。
残疾预防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作为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近年来,江宁区坚持把残疾预防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实施残疾预防五大行动、六项创新,在遗传咨询、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江宁经验”。
活动现场通过专题宣传片,系统回顾了“十四五”以来江宁区在残疾预防工作中取得的扎实成果,凸显出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正在持续完善。
主题宣讲环节,来自医疗、教育、养老、应急、公安及心理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依次登台,围绕儿童足部健康、校园安全、老年人防跌倒、防灾减灾、交通安全、心理危机干预等关键议题开展专业科普。

近年来,江宁区创新性地将“互联网+”融入残疾预防前端,应用科技创新手段,推出“互联网+居家康复服务”项目,努力实现从线下到线上、从医院到家庭的康复服务延续。
“以下哪些是属于跌倒高危人群?”“消防逃生面罩可以在浓烟中使用多长时间?”为增强公众参与感和知识吸收度,活动穿插残疾预防知识有奖竞答,现场观众踊跃抢答,气氛热烈。题目涵盖常见致残因素防控要点,从实操层面提升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活动现场,江宁区精神障碍者社会融合示范基地揭牌,标志着区域精神残疾预防与康复迈向新阶段。该基地由省、市、区残联及多部门协同共建,旨在为精神障碍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心理支持及社会适应训练,推动其平等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2025年江宁区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暨精神障碍者社会融合户外拓展也正式启动。

“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公众残疾预防意识和能力,更彰显江宁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主动作为的责任担当,为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基层实践样本。”江宁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江宁区残联将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残疾预防贯穿全生命周期,努力为每一位居民筑牢健康安全的防护墙。
苏公网安备 32010502010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