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市残联系统第一时间进行全员动员教育,第一时间出台机关、协会和服务机构等具体防控措施,第一时间组建各级残联党员志愿者突击队。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要求,做到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和“两在两同”,在加强自身防护的同时,始终奋战在相关隔离点和基层社区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我是党员 让我先上
在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新河社区的5个居民点的核酸检测现场,一个个身穿防护服的市残联党员突击队员正在忙碌着。盛夏的南京,骄阳似火,他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全身皮肤像长时间在盐水里泡的一样。这已经是他们第6次参与核酸检测服务了。
自7月22日以来,市残联每天派出至少20名党员志愿者突击队员。他们积极协助社区维护秩序、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进行信息登记……。市残联、各区残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全体党员参与抗疫。大家抱着同一个心愿:我是党员,让我先上,用行动争取最短时间阻断疫情传播。截至目前,市残联党员志愿者突击队员累计下沉“抗疫”一线近400人次。
哪里最需要 我就去哪里
“我上过战场,国家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ﻪ原江宁区残联副理事长吴祥坤,去年退居二线,改为三级调研员。曾任副团长、武装部长、县委常委,2009年3月行政正团职转业。曾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获全国无偿献血银奖。7月30日,吴祥坤同志接组织部通知,从老家宜兴赶到南京,负责锦江都城东南大学店隔离点的全面工作。
8月1号凌晨开始,宾馆开始接收隔离人员,1、2、3……整整一夜来了81个隔离人员,等他们顺利入住,天都已经泛白。8月2号、3号,连续三天的时间里,整个隔离宾馆顺利接收了总计96名隔离人员,而在这背后,是吴祥坤同志带领着医务组、安保组、后勤组,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夜以继日的办理入住,调控物资,隔离消杀,人员安排等一系列的工作。
疫情不走 我就不歇
姜义香,1947年1月生,现为南京市鼓楼区中央门街道颂德里社区二级支部书记。作为一名74岁的残疾人老党员,她在颂德里社区这片土地上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长期热心社区志愿服务。
去年,面对疫情,姜义香克服自己腿部有残疾的困难,主动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宣传防疫知识,让孤寡老人们做好自我保护和防护。
今年,面对疫情,她不仅积极带头捐款,还主动负责社区路口的卡口执勤,每天早上8点准时站在岗上,检查通行证、测量体温,在她的引导下,大家都能积极主动配合检查。她还发动一批老党员、热心群众加入防疫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守好关、站好岗。
戴上“小耳朵” 让我上吧
“我是入党积极分子,虽然我的听力有些障碍,但是我戴上‘小耳朵’以后,和别人沟通交流没有问题。让我上吧!”殷昕媛,97年生,听力障碍,瘦小的她一直是同事眼中的小妹妹,面对此次疫情,她主动请缨,要求加入疫情防控队伍。
作为栖霞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她时刻记挂着辖区的残疾人,她与各社区残协沟通,及时了解残疾人状况,要求各社区残协当好残疾人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和“保障员”。向残疾人宣传防疫知识,密切关注辖区残疾人情况,为他们及时提供服务。
社区防疫的守门人
“您好,请你出示您的‘苏康码’,量一下体温,好的,可以进入了……”在板桥社区河滨小区,蒋盼盼穿着红马甲、戴着口罩正在为进入小区的人员测量体温、查看苏康码。
蒋盼盼是区残联的一名科员,也是一名肢体四级残疾人。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影响到他请战一线的决心,当得知社区一线人手紧张时,他主动请缨“入列”,成为一名社区卡口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坚守、同战斗。
“虽然我是一名残疾人,但我是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我肯定要到第一线去。”每天,蒋盼盼都会提前到社区报到,身穿志愿马甲、手持消毒喷壶,对小区楼栋公共区域逐一消毒,不给病毒传播“钻空子”“留余地”。
柔肩抗疫担重任
她,毅然放弃回山西老家探亲,主动投入疫情防控一线。作为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她决然放弃暑假陪伴孩子的时光,与在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丈夫奔赴疫情防控前沿,同心抗疫。
作为一名党员,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抗疫,服从组织安排。主动参与挂钩村核酸检测到南湖社区值勤,她时刻坚守在防疫一线,用她柔弱的身躯守护着群众的安全健康,从检测现场维护秩序、信息登记到入村宣传、沿街给商户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她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她就是高淳区残联就业管理所所长王青梅。
疫情一日不停 我们一日不退
江宁区横溪街道残联副理事长张康,言语四级。自禄口机场疫情暴发以来,带领街道残联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驻村点丹阳社区,参加社区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从第一轮一直到现在的第六轮,从志愿者、引导员到登记员,从人员安排、日常服务和物资保障一直持续作战,面对上级提出轮换休息的要求,他一口回绝:“我下去休息还要隔离,现在隔离点这么紧张,不用了,让我一直坚持到疫情结束的那天吧”。
轮椅上的戴小勇,肢体二级,一直驻守在江宁区内溧水河晶明社区疫情防控检查点。他与志愿者一起,检查过往车辆人员及行人的健康码,并对过往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确保所有过往人员具有绿色健康码,把好入村入户的第一道关卡。每天要持续到夜晚九、十点钟,有时还要到十一、二点才能带着疲惫,带着结有盐霜的衣服回去休息。
疫情之下,在南京残联系统还有许许多多如同他们一样的党员志愿者、残疾人志愿者,虽然工作辛苦,任务艰巨,但每一个人心中充满自信!疫情一日不停,我们一日不退,这就是南京残联系统党员的责任担当,更是全体残疾人朋友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