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钟秀明一行来宁调研。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姜爱军,市委副书记李佰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陈芳等陪同调研。
高淳区固城街道“青蓝美丽工坊”
上午,调研组一行首先抵达高淳区固城街道,调研江苏省“美丽工坊”示范点——江苏青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固城街道三陇村“残疾人之家”扶残助残工作开展情况。“青蓝美丽工坊”是集种植、生产、销售、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新型农业服务机构,探索建立了残疾人“培训、就业、销售、创收”闭环式联动发展新模式,先后获评江苏省“美丽工坊”示范点、江苏省社会助残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等。作为高淳区残疾人非遗人才培养研训基地,目前已帮助21名残疾人成功就业,辐射带动60余名残疾人灵活就业,惠及周边160余名残疾人增收,成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家园"。
调研组实地察看了残疾人的工作环境,详细了解了残疾人在非遗项目中的参与度、技能培训成效以及产品的销售情况。调研组对高淳区在残疾人非遗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残疾人朋友们继续努力,通过非遗技艺实现自我价值。
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随后,调研组一行前往“中国当代官窑”——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高淳区残疾人陶艺人才培养研训基地,高淳区残联与高陶公司达成残疾人人才培养协议,搭建了残疾人陶艺人才培养研训平台,常态化为残疾人提供陶瓷制作、技能提升等培训。公司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发多个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目前已安置15名残疾人陶艺人才就业。
调研组认真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关于残疾人陶艺技能培训、就业安置以及产品市场情况的介绍,对高淳陶瓷公司在残疾人培训就业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赞赏,并希望企业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
高淳区淳溪街道“残疾人之家”
调研组一行抵达高淳区淳溪街道“残疾人之家”。基层助残机构是关爱服务残疾人的重要阵地和主力军,高淳区积极整合资源,精心打造20个基层残疾人服务平台,逐步提升基层残联组织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淳溪街道“残疾人之家”作为省级综合性“残疾人之家”和活力“残疾人之家”创建点,以“乐童小将”足球项目为引领,融合“隙光书局”的文化滋养与“融光残疾人艺术团”的艺术魅力,构建起体育、文化等多维度助残体系,为残疾人朋友们营造了一个“温馨家园”。
调研组实地察看了“残疾人之家”的设施条件、活动开展以及服务管理情况,并与在场的残疾人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求。调研组对高淳区在“残疾人之家”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并强调基层残联组织要聚焦残疾人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服务的力度,用心用情用力提高残疾人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
汇爱坊
下午,一行人来到汇爱坊调研。汇爱坊是我市为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积极创建和全力打造的集残疾人文创类产品研发、推广、销售和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创业就业新平台,为我市残疾人实现创业就业梦创造机会,开辟通道,架设桥梁,是我市打造的创新品牌项目,“汇爱坊”是全省乃至全国第一家进入5A级景区的助残公益实体店。
“汇爱坊“助残公益实体店成立以来,直接安置残疾人就业20余人,链接全市265家“残疾人之家”,带动500多名残疾人就业增收,已形成规模化、连锁化经营雏形,对我市残疾人创业就业起到了良好的孵化、示范和引领作用。2023年,“汇爱坊”助残服务中心被授予“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首批国家级“美丽工坊”示范点、“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A级点位等荣誉。
调研组实地察看了汇爱坊的工作环境,对南京市在残疾人非遗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残疾人朋友们继续努力,通过非遗技艺实现自我价值。
鼓楼区建宁路街道残疾人之家
离开汇爱坊,调研组一行来到鼓楼区建宁路街道“残疾人之家”,详细了解了鼓楼区“嵌入式”服务残疾人工作。
调研组听取了机构运作情况介绍,参观了服务功能活动室,了解了机构的服务项目,观摩了机构辅助性就业项目“希望之芽”的生产流程,对辅助性就业帮助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解决家庭实际困难、残疾人在机构获得快乐的工作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从“美丽工坊”示范点到人才培养研训基地,从基层助残机构到创业就业新平台,调研组对南京市残联在助残事业中的亮点举措和积极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南京进一步健全基层残疾人组织,提升残疾人参与社会的能力,促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向均衡化、普惠化、便捷化发展,残疾人事业向多元化、协作化、共享化发展,让残疾人朋友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