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平等的权利
阅读是心灵的窗口
阅读是我们传递爱的方式
近日,中国残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的通知》。为抓好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4月19日,2025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阅读赶春光 茉莉又芬芳”书香南京文化助残暨朗读者进基层启动活动在金陵图书馆举行。
作为中国残联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江苏省残联“茉莉花香 情暖江苏”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残联联合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市文旅局、市文联、南京出版集团、南京广电集团等12家单位精心筹办,近三百位热心助残事业的团队和志愿者、残障人士代表齐聚一堂,感受阅读的力量,传递社会的温暖……
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徐开利在启动仪式公布了《2024年南京市残障人士阅读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南京市盲校、聋校学生阅读量稳步提升。其中,小学阶段主要采用听读模式和摸读模式,人年均阅读量达到35本;初中阶段学生阅读量为9至30本,人均19.5本;高中阶段学生阅读量在11.4至30本之间,人均20.7本。
在阅读书目方面,小学生偏爱《中华成语故事》《小熊宝宝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以及《海底两万里》等科普读物;中学生则更多选择《西游记》《三体》《基督山伯爵》等中外文学经典,以及《朝花夕拾》《童年》《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启动仪式还向全市12家残疾人之家共捐赠书籍2400册,有8个志愿者服务队与部分区残疾人之家建立驻点服务工作,服务队将定期组织、指导和参与开展残疾人文体活动。
目前,全市已构建起完善的残疾人阅读服务网络,包括20家残障读者图书漂流站、12家书香南京残疾人读者之家、12家视障读书会、12家残障人士读书会、12家有声阅读空间,以及3个阅读疗愈试验点和1个听障读者漂流站。这些服务设施共同构成了两个有全国影响力的助残文化品牌——“朗读者”和“书香盲道”。
在活动开展方面,各区每月至少组织一到两场阅读推广活动,全年累计开展近20场,全市总计近300场阅读推广活动。通过持续努力,已培养出206名残障人士读者代表和24位专业阅读推广人,形成了全覆盖、无死角的全民阅读助残格局。
活动现场,一位残障读者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故事:“书籍让我在无声的世界里‘听见’了万千声音。感谢社会各界的关爱,让我们能与更多人共享阅读的快乐。”
晓庄学院团队代表则表示,学校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幼儿师范学院以及音乐学院等,可以为残障人士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今后,可以利用这些学院的专业人才和课程优势,积极开展针对残障人士的培训、教育和社会融入活动,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未来,“书香南京残疾人读者之家”也将不定期举办“共读沙龙”“有声故事会”等主题活动,并联合高校及社区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读者提供送书上门服务,通过朗诵、无障碍电影展播、阅读分享会等形式,为残障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的普及与深化。
据了解,“阅读赶春光,茉莉又芬芳”书香南京文化助残系列活动,是全社会对残疾人文化权益深切关注的一次有益探索。南京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市将以多元的方式,继续推动文化助残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每一位残障朋友都能在书香中拥抱希望,在阅读中书写人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