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水里的花纹像不像小金鱼呀?”“老师,我转扇子的时候,图案会不会变歪呀?”在顶山街道的支持下,近日,顶山街道太阳花残疾人之家活动室特别热闹,一群残障朋友围坐在一起,等着参与期待已久的柒扇制作活动。这次活动可不只是动手做扇,社工老师还先带大家了解了柒扇的故事,再一步步教实操,就是想让大家在玩中学,既培养兴趣,又能学到真本事,为以后就业创业打基础。
活动一开始,社工蒋老师先拿出了好几把精致的老柒扇,有印着像山水的,有印着像云朵的,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朋友们,咱们今天做的柒扇,可是有好多年历史啦!” 蒋老师笑着说,“很久以前,人们夏天没有空调,就靠扇子纳凉,后来慢慢把漆料涂在扇面上,既好看又耐用,这就是柒扇的由来。而且不同的柒扇花纹,还藏着不同的寓意,比如画牡丹的代表富贵,画莲花的代表纯洁,特别有文化呢!”
19岁的小念凑上前,轻轻摸了摸老柒扇的扇面,好奇地问:“老师,以前的人也是像我们今天这样做柒扇吗?” 蒋老师点点头,又拿出准备好的图片,指着上面的步骤说:“以前的做法更复杂,但今天咱们学的‘水拓’方法,是很适合大家的简单做法,只要四步—— 往水里滴漆料、用木棍搅花纹、把扇子蘸进去、拿出来晾干,就能做出独一无二的柒扇啦!” 说着,蒋老师还特意放慢语速,把每个步骤的要点重复了两遍,怕大家记不住。25岁的轩轩认真地听着,还小声跟着念:“滴漆料、搅花纹、蘸扇子、晾干……”
等大家都听明白柒扇的起源、文化和制作步骤后,实操环节就开始了。老师给每个人面前放了一盆清水,又分发了红、黄、蓝等各色漆料、小木棍和空白扇面。“现在咱们就动手试试,记得滴漆料的时候别太多,搅花纹要轻轻的哦!” 蒋老师话音刚落,小念就迫不及待地拿起黄色漆料瓶,往自己的水盆里滴了三滴,又拿起小木棍慢慢搅:“老师,你看我搅出来的花纹,像不像天上飘的云朵呀?” 老师凑过去一看,笑着说:“太像啦!小念搅得特别好,接下来咱们就把扇子放进去,试试做‘云朵扇’!”
教大家蘸扇的时候,蒋老师一步一步讲得更细了:“先把扇子垂直对着水面,慢慢往下放,别着急,放到底之后,轻轻转一圈,再往前推一点点,这样花纹就能均匀地印在扇面上啦。” 她边说边示范,手里的扇子刚从水里拿出来,白色扇面上就印上了一圈圈彩色花纹,特别漂亮。昕昕有点紧张,拿着扇子的手微微发抖,小声问:“老师,我要是转得太快,花纹会不会乱呀?” 蒋老师赶紧走到她身边,轻轻扶着她的手:“昕昕别慌,咱们跟着老师的节奏来,慢慢转,你看——” 说着,就带着朵朵把扇子垂直放入水中,慢慢转了半圈,再轻轻往前推了一点。等扇子拿出来时,朵朵看着扇面上的粉色花纹,惊喜地叫出声:“哇!真的有花纹!好好看!”
大家一边做一边交流,时不时互相分享小发现。“你往水里滴两种颜色,搅出来的花纹更特别!”“我转扇子的时候慢一点,花纹更清楚!” 原本有些害羞的小浩,做完自己的扇子后,还主动帮旁边的小伙伴递木棍:“我帮你拿,你专心搅花纹!” 整个活动现场满是笑声,每个人都专注地盯着自己的水盆和扇面,看着空白的扇面一点点被独特的水拓花纹填满,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活动快结束时,大家都举着刚蘸好花纹、还没晾干的扇子展示,有的扇面上是彩色的波纹,有的是像花朵一样的图案,还有的因为滴了三种颜色,印出了渐变的效果。小龙举着自己的 “云朵纹” 柒扇,兴奋地说:“原来柒扇还有这么多故事呀!我以后还要做,下次试试放三种颜色,做更漂亮的扇子,然后卖掉赚钱!”昕昕也笑着说:“听老师讲完柒扇的由来,再自己做,感觉更有意思了!用水做扇子一点都不难,我想再学更多做法!”
对于此次活动,社工老师首先讲解了柒扇的起源和文化,旨在让残障朋友们不仅学会动手制作,还能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从而增强归属感。而且,教授的制作步骤均经过标准化设计,掌握了“滴漆、搅拌、蘸扇、晾干”等环节,便能独立制作出合格的柒扇,未来甚至有望凭借这一技能谋生。更重要的是,通过共同学习知识、制作手工、展示作品,大家能够结识更多朋友,提升自信心,不再为“找不到工作”而担忧,明白依靠自身技能同样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看着大家小心翼翼地捧着待晾干的柒扇开开心心回家,真让人期待,以后他们能靠着这份兴趣和学到的技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路!